镇旬盆地南缘淋湘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XUE ZhongKai, FAN BaoCheng,LI Hang,WANG ChangMing,GAO YongBao,WEI LiYong, MA Cheng, MENG WuYi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24)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淋湘金矿床是南秦岭镇安-旬阳盆地南缘一处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矿体受近EW向断裂控制, 赋矿围岩为下泥盆统西岔河组斑点状千枚岩和中泥盆统杨岭沟组灰岩夹千枚岩。由于对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 致使对该矿床的成因存在热水沉积成因、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等多种观点, 难以建立统一的成矿模式。本文以淋湘金矿床的黄铁矿和自然金为研究对象, 对其开展电子探针、LA-ICP-MS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探讨金的赋存状态, 限定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 淋湘金矿床的金以裂隙金和包体金为主, 少数以显微纳米金(Au0)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格中。Ⅱ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在16.28‰~17.84‰之间, 平均值为16.91‰; Ⅲ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在15.19‰~15.68‰之间, 平均值为15.51‰。这一特征与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床相似, 成矿阶段具有地层硫特征, 后期有岩浆硫的混入。从PyⅡ-Ⅲ阶段, Au、Ag、Cu、Pb、Zn、Pb、Bi等成矿元素均呈增加趋势, As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Co、Ni元素含量略有上升。PyII的Co/Ni比值差异较大, 可能与黄铁矿后期变质重结晶有关; PyIII大部分Co/Ni比值大于1.00, 表明其为热液成因黄铁矿。不同元素之间相关性具有较大差异, 成矿流体为混合源, 推测在主成矿阶段晚期可能遭受岩浆热液事件扰动。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中CO2等挥发分的逸失及CH4的加入, 表明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综上所述, 淋湘金矿床成因过程可总结为: 随着大气降水和变质流体沿构造裂隙向上运移, 该混合流体萃取地层中成矿物质, 并在成矿有利部位因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导致成矿物质沉淀析出, 而后期岩浆热液的加入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LA-ICP-MS,EPMA,Trace element,Ore genesis,Linxiang gold deposi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