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成人后踝骨折临床特征分析

Y Q Li, H Huang, B Li, J Xia,H C Zhou,W B He, C Chen, Z D Li, Y F Yang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24)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索后踝骨折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采集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上海同济医院及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踝骨折住院患者临床信息,并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后踝骨折分型情况等,并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年龄段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形态学差异。结果:共纳入后踝骨折患者472例,包括:上海同济医院210例,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62例,年龄(48.7±15.6)岁。患者年龄50~59岁间出现后踝骨折峰值。损伤机制主要以低能量损伤跌倒扭伤为主(411例,87.1%),其次为车祸外伤(52例,11.0%)、高处坠落伤(9例,1.9%)。不同骨折类型例数由高至低依次为:三踝骨折-旋后外旋型335例(71.0%)、双踝骨折60例(12.7%)、三踝骨折-旋前外旋型43例(9.1%)、后踝+胫骨干骨折19例(4.0%)、单纯后踝骨折15例(3.2%)。后踝骨折Haraguchi分型Ⅰ、Ⅱ和Ⅲ型对应例数分别为369例(78.2%)、49例(10.4%)和54例(11.4%)。后踝骨折同济分型发生例数最高者为ⅡA型249例(52.8%),其次为ⅡB型 120例(25.4%)、Ⅰ型 54例(11.4%)、ⅢB型 36例(7.6%)及ⅢA型 13例(2.8%)。2014至2022年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后踝骨折患者损伤机制、后踝骨折Haraguchi分型及后踝骨折同济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后踝骨折患者损伤机制以低能量跌倒扭伤为主,好发骨折类型为三踝骨折-旋后外旋型、后踝骨折HaraguchiⅠ型及同济分型ⅡA型,且均于50~59岁呈明显发病高峰。近年后踝骨折临床特征未见明显变化。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nkle,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Epidemiology,Injury mechanism,Classifica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