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与黔东铅锌成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Mineral Deposits(202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位于上扬子地台西缘成矿带东侧和东缘成矿带南段的黔西北、黔东铅锌成矿区广泛产出碳酸盐岩容矿的铅锌矿床.成矿地质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显示,2个成矿区铅锌矿床具有成因与岩浆岩无直接联系、赋矿层位和容矿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断裂、褶皱构造和碳酸盐岩是主控因素,成矿流体中S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C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H2O主要由建造水和变质水组成,同时有少量大气降水参与,Pb、Zn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地层,赋矿层位提供了部分物源,矿石矿物组成较简单,围岩蚀变强度较弱,后生成矿特征明显等共性特征.也存在矿床分布分别受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分别主要呈层状和陡倾斜脉状产出、主要伴生元素分别为Cd-Se(局部Ge)和普遍伴生Ge-In-Ga-Ag、成矿时代分别集中于510~410 Ma和230~190 Ma、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加里东期和印支晚期等显著差异.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及勘查现状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贵州铅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勘查和研究程度总体较低,找矿空间和潜力大,圈定的矿化富集区是有利的找矿远景区,已知矿床深、边部是重要的潜在找矿靶区,强化MVT成矿理论认识,深度融合大数据挖掘技术,集成矿床成矿模式+地球物理异常+地球化学异常为一体的找矿有效方法体系,构建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加大圈定靶区的深部工程验证力度,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y,metallogenesis,lead-zinc deposits,Nortnwest Guizhou and East Guizhou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