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构造控制下的蚀变—矿化体的形成 ——以冀西北崇礼中山沟金矿为例

Geological Review(2022)

引用 0|浏览19
暂无评分
摘要
冀北崇礼县中山沟金矿是产出在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内的脉状矿床,受近N—S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主要有钾化、硅化、泥质岩化和绿帘石化等.矿石主要呈脉状、细脉状和角砾状产出.根据不同蚀变的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成矿阶段可分为钾化—贫硫化物、乳白色石英—硫化物阶段、强硅化—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化阶段,金矿化主要与强硅化—硫化物阶段密切相关.通过详细的构造测量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钾化—贫硫化物阶段受左旋构造运动控制,可能为中温、中盐度(330~290℃;4.65%~6.88%NaCleq)的含碳热液与大气降水混溶(δ18OH2O,V-SMOW:5.26‰~6.76‰;δDV-SMOW:-96.3‰~89.9‰)作用形成.硅化—硫化物阶段是由左旋运动向右旋伸展作用转变的结果,并发生了高角度大规模充填.由于发生大规模流体沸腾和热液混溶(δ18OH2O,V-SMOW:0.41‰~6.47‰;δDV-SMOW:-80.2‰~-92.9‰),在右旋张性脉形成乳白色石英—硫化物阶段,在右旋压扭性构造中形成脉型、细脉型硫化物和角砾岩性矿化,并与强硅化带伴生.成矿流体晚期阶段,碳酸盐化是最普遍的蚀变类型.稳定同位素(碳—氢—氧—硫)测试结果表明,含矿热液是高度演化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溶的产物,部分碳可能源自地幔,并与岩浆作用有关;明显负δ34 SV-CDT(-11.2‰~-24.8‰)表明成矿热液呈现高氧逸度.放射同位素(氦—铅)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中的铅和氦可能部分源自地幔流体.因此,中山沟金矿构造—矿化—蚀变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为与幔枝构造有关的中温中硫热液矿床.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