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的文献分析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目前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制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检索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以COPD患者或模型动物为干预对象,且结局指标中包含了与COPD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Web of Science共7个数据库,时间为各个数据库建库到2020年11月1日.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类型、干预方式、腧穴选择、腧穴归经、针刺方式、观察指标、高频腧穴治疗COPD针刺机制研究中涉及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其中临床试验18篇,动物实验27篇.文献中涉及腧穴共有47个,其中使用频次>5的高频腧穴共12个,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足三里24篇(53.3%)、肺俞20篇(44.4%)、膻中12篇(26.7%)、中脘10篇(22.2%).观察指标以炎症机制为主,共涉及18个生物标志物,研究频次最高的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2篇、白细胞介素1β(IL-1β)10篇、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8(IL-8)各8篇;其次是免疫机制,涉及12个生物标志物,研究频次最高的为CD4+4篇;氧化应激机制研究频次最高的为丙二醛(MDA)5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涉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4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3篇.得出的高频腧穴大部分用于研究炎症机制生物标志物TNF-α.共有17项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序列,为低偏倚风险,但纳入文献总体质量较低.结论 目前针刺治疗COPD机制研究以炎症机制、免疫机制为主,其次是氧化应激机制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足三里和肺俞为研究较多的针刺穴位,但仍需要深入开展规范、高质量的研究以验证.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