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气候的模拟能力评估与预估研究

Plateau Meteorology(2021)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模拟试验数据,首先评估了45个全球气候模式对1985-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表明CMIP6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地表气温的空间分布,但大部分模式对年和季节平均地表气温的模拟值偏低,年均偏冷2.1℃,冷偏差在冬季和春季相对更大.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较为有限,尽管它们能模拟出年均降水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普遍存在高估,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年均降水较观测偏多397.8 mm·a-1.基于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相比于1995-2014年,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中等偏低情景SSP2-4.5下,青藏高原年均地表气温在21世纪90年代上升2.5℃,2015-2100年的线性趋势平均为0.28℃·(10a)-1,其中秋季和冬季增幅更大,高海拔区增暖幅度高于低海拔区.年均降水在21世纪90年代将增加12.8%,2015-2100年的线性趋势平均为1.56%·(10a)-1,其中春季增幅最大,高原北部边界区为降水增加的大值区.相较SSP2-4.5情景,SSP5-8.5情景下青藏高原地表气温和降水增幅更大,21世纪90年代年均地表气温升高5.1℃,降水增加30.2%,两者在2015-2100年的线性趋势平均分别为0.64℃·(10a)-1和3.80%·(10a)-1.整体上,模式对地表气温和降水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均随时间增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