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21)

引用 1|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麻城剖面位于江汉平原东北缘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带半封闭的宽浅碟形洼地,是江汉平原北缘末次冰消期代表性沉积剖面.沉积环境主要由山麓坡洪积相和沼泽相组成,形成年代为距今18.00~8.60 ka.麻城剖面粒度组成主要以粉砂为主,达60.73%,其中,粗粉砂达40.83%.剖面粒度变化可划分为7个变化阶段.结合剖面的岩性与沉积环境特征等综合分析,发现末次冰消期气候环境经历了四个气候期:第一气候期17.90~17.02 ka B.P.,为冰盛期之后气候开始回暖升温期.此时降水相对较多,地表径流强度中等偏强.第二个时期17.02~12.02 ka B.P.,为快速升温期.总体暖湿多雨,是末次冰消期最显著暖湿期,在江汉平原北缘坡麓地带的洼地广泛发育了沼泽.粒度变化进一步表明气候存在波动,早、晚期降雨强度大,时有强降水发生,地表径流稳定性差;中期(14.47~12.64 ka B.P.)降水明显减少,但雨量相对均匀,地表径流变幅小,此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石笋记录的冰消期气候特征是一致的.第三气候期12.02~10.80 ka B.P.,该期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的快速升温期,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为剖面最大.表明当时降雨量大,气候稳定性较差,强降雨时有发生.第四气候期10.80~8.60 ka B.P.,气候总体为偏温湿环境.地表径流较第三气候期明显降低,早期降水偏多,后期温湿程度降低,地表径流变小.剖面中有两个明显的气候事件记录,一是新仙女木事件,表现为第④层与第⑤层之间的短暂沉积间断和沼泽环境的结束;二是9.8~9.2 ka B.P.干旱期,为厚约15 cm的黄土状土的沉积.研究表明,长江和汉江洪泛影响不到的江汉平原边缘洼地沉积可能是记录本地区气候特征的良好载体.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