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福建野鸦椿果三萜抗肝纤维化的药效机制研究

Central South Pharmacy(2021)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福建野鸦椿果三萜类成分(EFT)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EFT(5.12 mg·10 g-1)灌胃进行干预,以秋水仙碱(0.1 mg·kg-1)作为阳性对照.给药6周后采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样本,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测量血清中的肝酶/功能指标,以及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参考文献筛选出EFT,运用SWISS数据库对EFT预测的作用靶点进行整合.通过HPO、DRUGBANK、OMIM数据库,筛选肝纤维化疾病作用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导入以上数据,对EFT靶点与肝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EFT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其结果进行信号通路和生物途径分析,得出EFT抗肝纤维化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EFT干预后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的肝组织结构,并恢复肝酶/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浓度.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福建野鸦椿果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干预机体叉头转录因子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沙门氏菌感染相关信号通路来实现的.结论 本研究表明三萜可能是福建野鸦椿果治疗肝纤维化的物质基础.网络药理学分析展现了EFT活性成分治疗肝纤维化的复杂网络,并为深入研究福建野鸦椿果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