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野生雄绒螯蟹成蟹可食率和生化成分分析

Fisheries Science(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比较了2017年10月由我国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采集的质量为80~160 g的野生雄绒螯蟹成蟹的组织系数、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一般化学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群雄体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出肉率差异显著,但3个种群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2)就性腺而言,图们江种群水分含量最高,绥芬河种群脂肪含量最高,辽河种群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高(P<0.05);辽河种群肝胰腺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群,但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种群,绥芬河种群肝胰腺中的脂肪含量最高(P<0.05);绥芬河种群肌肉的水分最低,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图们江种群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最低,辽河种群肌肉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低.(3)绥芬河种群雄体性腺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图们江种群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P<0.05);辽河种群的可食组织中n-3/n-6的值最低,图们江种群可食组织n-3/n-6的值最高.综上,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3个种群绒螯蟹野生雄体的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可食部位的常规生化和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