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时间分布特征及Gompertz模型分析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2019)

引用 0|浏览3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TPF)疫情变化情况,为TPF监测、 调查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TPF数据来源于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TPF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红塔区统计年鉴.采用流行病学、 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方法,描述分析TPF病例年月分布特征与规律,建立相应Gompertz模型并计算其参数.结果 6—10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57.76%(4851/8398).2001、2004、2006、2007、2009年合计病例数5361例,呈现5个高发年和3个流行周期,周期范围19~40个月;其余12个低发年合计病例数3037例.总高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130.59/10万,高发年2001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63.89%(862/1349);总低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65.36/10万,低发年1999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43.48%(10/23).Gompertz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流行时段、 总高发年、 总低发年模型病例数饱和值K分别为146、160、27,拐点坐标(t0,y0)分别为(3.61,72.94)、(3.60,80.08)、(3.56,13.55);高发年2001、2007年K值分别为502、125,(t0,y0)分别为(9.92,251)、(5.05,62.70);低发年2003、2005、2010、2011、2013年K值分别为42、64、111、37、24,(t0,y0)分别为(5.16,20.93)、(5.16,31.83)、(9.26,55.87)、(5.13,18.69)、(4.38,12.10).结论 1999—2015年红塔区TPF具有病例多、 发病率高、 季节性升降、 周期性波动、 长期趋势的流行特征;三个总模型t0有趋同性,高发年各参数值较大,低发年各参数值随年度发病率降低有减小趋势;TPF年、 月流行特征和模型参数可联合用作分析评价TPF疫情变化时间与空间节点、 数据化预警、 风险评估、 精准控制与防控效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