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肩胛区局部常用穴位应用解剖研究

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肩胛区常用穴位与局部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探讨针刺取穴治疗肩胛区神经卡压症的临床应用要点. 方法 对10具成人男性尸体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肩胛区肩胛上神经、肩胛背神经的走行情况及体表投影:50侧肩胛骨进行骨性测量,测量肩胛上切迹与局部穴位、骨性标志的解剖距离及针剌方向;血管铸型方法灌流显示肩胛区动脉网,分析穴位邻近血管的分布情况. 结果 ①应用天髎穴针刺至肩胛上切迹,深度约4.7 cm;从巨骨、秉风及曲垣穴针刺至肩胛上切迹的深度分别为3.07、3.21、6.9 cm,针刺巨骨、秉风穴朝向前下方,针刺角度为(冠状面)70°;针刺曲垣穴朝向外上方,针刺角度(冠状面)为20°.②肩胛上神经、肩胛背神经体表投影对于穴位线路分别为:颈5,6夹脊穴→秉风→臑俞→天宗、颈5,6夹脊穴→肩中俞→肩外俞→天髎→肩胛骨内侧缘膀胱经穴.③肩胛动脉网血管铸型图显示,针刺肩胛骨内侧穴位触及动脉及分支较少,而应用外侧穴位则可能明显碰及丰富的动脉网分支. 结论 取巨骨、秉风、曲垣穴针剌时,参考解剖测量角度、深度,结合应用神经走行相关穴位,易直接、有效刺激至肩胛区神经,以缓解神经卡压症引起的疼痛;此外,针刺时注意肩胛区内、外侧动脉分布的不同特点,减少局部瘀血、疼痛等针刺不良反应.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