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2020)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40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菌、双相培养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特征. 结果 240例患者中男性171例,女性69例,年龄3~70岁.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56.25%(135/240),壮族、彝族、傣族、哈尼族分别占8.33%(20/240)、7.92%(19/240)、6.25%(15/240)和4.58%(11/240).病例地区分布主要以云南红河和文山为主,分别占15.83%(38/240)和18.75%(45/240).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化脓、皮疹、发热、贫血等.25℃沙堡弱琼脂平板(SGC)培养菌落生长迅速,表面呈灰白色绒毛状,可产生酒红色色素扩散至整个培养基;37℃SGC培养酵母相菌落平坦、湿润、奶酪色,不产生色素.实验室检查患者血CD4+T淋巴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降低,血细胞沉降系数(ESR)增高,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升高.当地AIDS患者合并TM感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即从2013年的0.63%上升为2017年的3.20%. 结论 AIDS合并TM感染好发于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50个/μl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主要依靠病原菌的培养,实验室检查AST、CRP、PCT及真菌-D-葡聚糖可用于辅助诊断.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