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1年东部城市地区医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特征、诊疗过程和结果的性别差异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17)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性别差异是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水平有关,以及这些差异在发达地区随10年经济发展是否发生变化.方法 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从我国东部13省的城市地区医院获得2001、2006、2011年因STEMI住院患者的代表性样本,并对病历进行集中式信息提取,分析患者特征、临床诊疗和院内结局的性别差异.结果 在4742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30.5%,10年来无明显变化.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从2001年的68岁增长至2011年的71岁(P=0.003),而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从2001年的64岁降至2011年的61岁(P=0.029).在无禁忌证的患者中,不论是总体的再灌注治疗(48.7%比61.7%,P<0.01),还是单独的直接经皮介入治疗(PCI)(22.1%比31.9%,P<0.01),女性的治疗比例都明显低于男性.同样,女性患者接受非直接PCI(14.8%比20.2%,P<0.01)和冠脉造影(34.1%比49.0%,P<0.01)的比例也低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风险显著高于男性患者(14.2%比6.6%,P<0.01),且这一情况10年来持续存在.结论 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城市地区,女性STEMI患者相比于男性接受循证治疗的比例更低,预后更差,且10年来无明显改善.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针对性的医疗公平性改善策略,另一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预后性别差异的原因.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ex,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Quality of car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