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癌结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价值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s(2020)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病理中癌结节的检出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更加详细、合理的分期方法.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61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差异,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病理中癌结节检出与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T)、pTNM分期、CEA、CA19-9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癌结节阴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于癌结节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将N0、N1c、N1和N2的患者进行生存比较,发现N1c和N1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0,P>0.05);随着癌结节数目的增加,患者的生存预后越差;当把癌结节当成转移淋巴结时,得到新的分期与第八版TNM分期的生存比较存在差异:当对癌结节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和总检出淋巴结数目进行研究时发现,随着阳性结节比值(癌结节数+转移淋巴结数)/(癌结节数+病理检出淋巴结总数)的增加,患者的预后也随之变差(59.4 vs.58.2 vs.36.0 vs.28.7,χ2=15.389;P=0.002).结论 癌结节的状态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将癌结节及转移淋巴结均定义为阳性结节后,阳性结节比值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阳性结节比值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中的重要补充,为指导日后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