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29495例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8)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出院诊断为AF的住院病历共计29495例,选取AF患者因缺血性卒中入院或住院期间有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患者入组为病例组,而将其余AF患者作为对照组.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观察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及合并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其他血管疾病(除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瓣膜置换及其他手术病史]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及年份间变化的情况.结果 在1990年至2015年期间,住院AF患者总数增长了6.2倍.AF并发症患病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缺血性卒中呈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心力衰竭呈下降趋势.采用相关性分析并计算相关系数(odd ratio,OR),结果显示年龄≥7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疾病是AF患者新发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1,P<0.05).女性(OR=0.994,P=0.898)、心力衰竭(OR=0.38,P<0.001)及风湿性心脏病(OR=0.623,P<0.001)不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AF住院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可能与年龄≥7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应成为减少AF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干预手段.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ischemic stroke,risk factor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