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股外动脉降支在个体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ial University(2020)

引用 1|浏览1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在个体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应用DBLCFA行个体化全动脉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管吻合策略,围术期用药、引流量、血清肌钙蛋白T等相关指标以及近期随访结果,初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共15例患者取DBLCFA行个体化全动脉CABG,其中男12例,女3例,共获取DBLCFA 15支,平均长度(9.8±1.1)cm,平均直径(1.8±0.3)mm.全部患者采用左乳内动脉+左桡动脉+DBLCFA组合桥血管,左乳内动脉采用原位移植,远端与前降支吻合,桡动脉近端与升主动脉吻合.DBLCFA行复合动脉旁路移植,其中,近端与左桡动脉吻合13支,与左乳内动脉吻合2支.DBLCFA远端建立对角支4支,后降支10支,左室后支4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均使用地尔硫卓静脉泵入,防止血管痉挛,出院后至少口服地尔硫卓片6个月.术后无二次出血,无围术期心梗,围术期无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无心绞痛症状复发.出院后1个月、3个月复查心电图、胸片无明显异常,出院后3个月复查冠脉血管造影成像,所有移植血管全部通畅,无再次血运重建需要.结论:DBLCFA获取简便,术中可个体化建立不同血管吻合策略,近期临床疗效满意,DBLCFA可作为个体化全动脉CABG的备选桥材料.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