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CT诊断与BRAF基因相关性研究

China Medical Herald(2020)

引用 2|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CT征象特点以及与BRAF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确诊并有完整CT检查资料的甲状腺结节病例87例,记录良恶性结节的CT特点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发现结节103个,其中良性结节62个,恶性结节41个.良性组CT特征为结节形态规则、边缘清晰,部分其内可见囊变,增强扫描后,表现为明显不均强化,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晰;恶性组CT特征为结节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部分内部可有细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处体积增大,部分可见“瘤周强化残圈”或“半岛样强化”,淋巴结肿大.与良性结节比较,恶性结节在病灶的数目、形态、边界、强化表现和肿大淋巴结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BRAF基因15号外显子V600E突变型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对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