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评价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左心室功能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2019)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对乳腺癌靶向治疗中左心室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8~65(48.7±9.4)岁]靶向治疗前后心血池显像结果.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紫杉醇注射液(泰素)联合拉帕替尼)]25例[年龄29~65(47.8±11.3)岁]、B组(拉帕替尼)35例[年龄31~62(51.1±8.5)岁].患者分别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6及12个月后进行心血池显像.观察左心室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3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率时间(TPER)、1/3充盈分数(FF)、高峰充盈率(PFR)及高峰充盈率时间(TPFR).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A组治疗前的PER为(3.60±0.62)舒张末期容积(EDV)/s,治疗6个月后PER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4±0.57)EDV/s;F=3.447,t=0.51,P>0.05],治疗12个月后PER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0.48)EDV/s;t=0.60,P<0.05];A组治疗前、治疗6和12个月后的PFR分别为(3.57±0.81)、(3.07±0.71)和(2.84±0.54)EDV/s,与治疗前比,治疗6和12个月后的P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45,t=0.82和0.75,均P<0.05).B组治疗前PFR为(3.23±0.87)EDV/s,治疗12个月后PFR为(2.86±0.55)EDV/s,与治疗前相比降低有统计学意义(F=3.214,t=0.84,P<0.05).A组治疗6与12个月的PFR下降程度[-0.37(-0.78,0.15)EDV/s]大于B组对应时间PFR的下降程度[-0.13(-0.44,0.17)EDV/s;z=-1.569,P<0.05].结论 核素心血池显像能够有效监测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PER和PFR较其他参数能更灵敏地反映心功能变化,联合用药对心功能的影响比应用拉帕替尼单药出现更早.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s,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Cardiotoxicity,Ventricular function,left,Gated blood-pool imaging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