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巴伯顿绿岩带条带状铁建造岩石磁学及磁性矿物的组成特征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19)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条带状铁建造(BIFs)中含有大量的亚铁磁性矿物,其组成及来源是认识BIF成因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了南非巴伯顿绿岩带无花果树群(距今约32亿年)恩圭尼亚组的BIFs样品的磁学和矿物学特征.通过测量富铁层与富硅层的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与退磁曲线、矫顽力谱分析、一阶反转曲线(FORC)、低温(20~300K)有场/无场冷却曲线以及k-T曲线、Lowrie三轴热退磁曲线,结合扫描电镜观测,揭示出研究样品中磁性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基于矫顽力谱分析,富铁层中磁铁矿主要是多畴及假单畴颗粒,相对含量平均为2.1%;赤铁矿的相对含量平均为97.9%.富硅层中磁铁矿主要为假单畴及超顺磁性颗粒,相对含量平均为4.6%;赤铁矿相对含量平均为95.4%.测试样品具有Mofin转变特征,转变温度介于250~260K,说明BIFs中主要为赤铁矿(0.5~6mm).富硅层样品出现~107K、~125K两个Verwey转变温度,表明其中可能存在生物成因和非生物成因两种类型磁铁矿.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ock magnetism,Banded Iron Formation,Biogenic/abiogenic magnetite,Hematite,Verwey transition,Morin transi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