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产前免疫阻断的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6)

引用 9|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方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对病毒变异的影响.方法 以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婴儿为研究对象,将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在产前检查时随机分为HBIG A组:26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和分娩前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400 U(HBsAg阳性者注射HBIG 200 U、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注射HBIG 400 U);HBIG B组:29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 U;对照组:26例孕妇产前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3组均留取孕中期产检时(应用HBIG前)和临产日使用HBIG前后的静脉血标本,新生儿于生后联合免疫前留取外周血,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HBV标志,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以及PCR扩增HBV DNA S基因区片段并测序.结果 55例新生儿为HBIG组(A和B)母亲所生,宫内感染率为14.5%,对照组为35.7%(χ2=4.896,P=0.027).HBIG A组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8例新生儿有3例宫内感染,对照组8例新生儿均有宫内感染(χ2=7.273,P=0.007);HBIG B组7例新生儿有5例宫内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7,P=0.104).3组孕妇孕中期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相当,但分娩前HBIG A组孕妇HBsAg及HBV DNA均低于HBIG B组和对照组.HBIG A组新生儿血清抗-HBs检出率为38.5%.3组产妇分娩前均未检测到抗-HBs.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例宫内感染儿,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产前注射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肯定,按HBV携带不同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HBIG,并于分娩前加用一次,效果更佳;经胎盘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是HBIG重要作用机制;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HBIG并未增加HBV S区的变异,HBV S区变异并非是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vertical,Hepatitis B virus,passive,Variation(Geneties),Immunization,Disease transmission,Immunoglobulin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