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浏览量:0
职业迁徙
个人简介
刘煜 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 研究员
职务: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男,汉族,1980年生。理学博士,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海外引进人才。从事寒武纪节肢动物的研究。
自2006年在欧盟玛丽居里基金会提供的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远赴德国沃尔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刘煜在德国自然科学界从事早期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已10年有余(2006.4-2016.9)。他于2016年上半年通过了德国教育系统最高级别的教学及科研考核(Habilitation),获得Privatdozent头衔。这一头衔同时也赋予其在德国境内任一高校申请全职教授的资格。刘煜于2016年10月作为引进人才正式进入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工作。
过去10年间,其研究方向涵盖了胚胎发育学、神经发育生物学及古生物学等研究动物进化事件的国际前沿领域,并在各领域均有若干SCI学术论文发表。截止目前,共发表SCI英文文章23篇,英文书本章节1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共10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于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urrent Biology(均为中科院JCR 1区期刊, Nature Index期刊)。主要工作内容为使用先进成像方法(如显微CT等)深入研究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化石。
近些年来,刘煜主要致力于将目前国际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多种先进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到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的研究当中。经其研究工作创新性地引入的先进技术手段主要有:荧光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微型CT。前二者主要用于提取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化石表面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于2015年在Scientific Reports发文引入的微型CT技术对于澄江动物群化石未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CT扫描(相应设备称为CT扫描议,或X射线断层成像仪)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探测标本内部构造的国际领先技术。这一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检测领域,但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标本的3维研究上的应用尚属首次报道。利用微型CT扫描不仅可以观察到被围岩包埋或被动物化石的其它结构覆盖的、用钢针手工处理难以暴露的精细构造,而且还极大程度地保护了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寒武纪澄江化石的完整性,使这些化石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到人为(如:钢针修理)的破坏。
刘煜博士的工作为澄江化石研究的研究打开了多个方面的窗口,例如:古发育生物学、古神经解剖学及古生态学等。在借助上述技术手段详细了解了寒武纪早期各种动物的形态细节的基础上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们就可以对这些分支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实现对‘寒武纪大爆发’这一曾困惑了达尔文多年并挑战了其著名的‘进化论’的早期动物进化事件形成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获得奖励
2011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颁发“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三
2016年,在PNAS上发表的科研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2017年,入选云南省“云岭高层次人才”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 研究员
职务: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男,汉族,1980年生。理学博士,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海外引进人才。从事寒武纪节肢动物的研究。
自2006年在欧盟玛丽居里基金会提供的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远赴德国沃尔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刘煜在德国自然科学界从事早期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已10年有余(2006.4-2016.9)。他于2016年上半年通过了德国教育系统最高级别的教学及科研考核(Habilitation),获得Privatdozent头衔。这一头衔同时也赋予其在德国境内任一高校申请全职教授的资格。刘煜于2016年10月作为引进人才正式进入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工作。
过去10年间,其研究方向涵盖了胚胎发育学、神经发育生物学及古生物学等研究动物进化事件的国际前沿领域,并在各领域均有若干SCI学术论文发表。截止目前,共发表SCI英文文章23篇,英文书本章节1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共10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于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urrent Biology(均为中科院JCR 1区期刊, Nature Index期刊)。主要工作内容为使用先进成像方法(如显微CT等)深入研究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化石。
近些年来,刘煜主要致力于将目前国际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多种先进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到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的研究当中。经其研究工作创新性地引入的先进技术手段主要有:荧光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微型CT。前二者主要用于提取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化石表面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于2015年在Scientific Reports发文引入的微型CT技术对于澄江动物群化石未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CT扫描(相应设备称为CT扫描议,或X射线断层成像仪)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探测标本内部构造的国际领先技术。这一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检测领域,但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标本的3维研究上的应用尚属首次报道。利用微型CT扫描不仅可以观察到被围岩包埋或被动物化石的其它结构覆盖的、用钢针手工处理难以暴露的精细构造,而且还极大程度地保护了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寒武纪澄江化石的完整性,使这些化石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到人为(如:钢针修理)的破坏。
刘煜博士的工作为澄江化石研究的研究打开了多个方面的窗口,例如:古发育生物学、古神经解剖学及古生态学等。在借助上述技术手段详细了解了寒武纪早期各种动物的形态细节的基础上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们就可以对这些分支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实现对‘寒武纪大爆发’这一曾困惑了达尔文多年并挑战了其著名的‘进化论’的早期动物进化事件形成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获得奖励
2011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颁发“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三
2016年,在PNAS上发表的科研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2017年,入选云南省“云岭高层次人才”
研究兴趣
论文共 37 篇作者统计合作学者相似作者
按年份排序按引用量排序主题筛选期刊级别筛选合作者筛选合作机构筛选
时间
引用量
主题
期刊级别
合作者
合作机构
PAPERS IN PALAEONTOLOGYno. 3 (2024)
crossref(2024)
Current biology : CBno. 18 (2023): 4006-+
Palaeoworldno. 3 (2023): 385-395
加载更多
作者统计
#Papers: 38
#Citation: 229
H-Index: 8
G-Index: 14
Sociability: 5
Diversity: 2
Activity: 26
合作学者
合作机构
D-Core
- 合作者
- 学生
- 导师
数据免责声明
页面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来源、合作出版商和通过AI技术自动分析结果,我们不对页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若有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