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不同环境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调查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2020)

引用 1|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成虫密度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白纹伊蚊及蚊媒传染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在龙华区的公园、医院、居民区内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进行监测,采用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法进行抗药性监测.结果 2016-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白纹伊蚊全年均有两个高峰,5-6月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1)为12.06、8-9月平均MOI为7.58.年均MOI为5.75,高于安全阈值5.白纹伊蚊除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外,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残杀威等均表现为可能抗性或抗性,且2018年抗性水平高于2016年.结论 蚊密度高峰前为蚊媒控制的关键阶段,应采取综合治理方法进行蚊媒控制,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杀虫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