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Chen Linfeng,Zhuang Jianmei, Zhang Jinrong, Liu Xuan, Chen Yan,Pan Jichun,Jiang Dechun

wf(2022)

引用 0|浏览2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临床DAT阳性患者在抗生素用药或红细胞输血时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27 382例次行DAT检测的患者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抗生素使用、红细胞输注、DAT阳性强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7 382人次患者进行了 DAT检测,DAT阳性患者5 745人次(20.98%).将不同DAT强度患者按男、女分组后做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男性DAT+强度高于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 764 704.5,P<0.001).将DAT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18岁组、18~60岁组和>60岁组)后做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显示,不同年龄组间DAT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0.4,P<0.001),<18岁组和>60岁组DAT阳性强度高于18~60岁组.不同临床诊断之间分析结果显示DAT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82,P<0.001).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和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的DAT阳性强度分布不同,使用抗生素组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U=1 853 921.5,P<0.001).红细胞输注组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U=3 315 953.5,P<0.001),但多次红细胞输注并未引起DAT阳性强度变化(U=108 911.5,P=0.68).结论:在DAT阳性患者中,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抗生素的应用、红细胞输注等均影响其DAT阳性强度,多次红细胞输注未见引起DAT+强度变化,临床上对DAT阳性强度较高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及进行红细胞输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