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捕食驯化对胭脂鱼和中华倒刺鲃游泳行为、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2021)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鱼类对环境的行为和生理适应能力与其在自然界的资源变动状况密切相关,研究选取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考察1周捕食者(乌鳢,Channa argus)驯化对2种鱼类的运动能力(最大匀加速速度)、特异(血浆IgM水平)和非特异免疫(血浆溶菌酶含量)指标和抗氧化能力(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在有无捕食者急性暴露两种条件下的驯化和非驯化鱼群自发游泳行为(游泳速度、运动时间比和个体间距离)和应激反应(血浆皮质醇水平).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华倒刺鲃比胭脂鱼有更快的游泳速度、更为活跃的自发游泳行为、更高的血浆皮质醇和IgM水平;(2)1周捕食驯化导致两种鱼类血浆皮质醇水平、特异免疫和非特异免疫水平的上升,并且中华倒刺鲃比起胭脂鱼表现的更加明显;(3)急性捕食者暴露导致血浆皮质醇水平上升,个体间距离下降,但后者仅在非驯化组有所体现.研究表明:(1)捕食驯化鱼类通过皮质醇动员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应对应激,这些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可能有利于鱼类增强避敌能力或加快非致死捕食损伤的快速恢复.这表明捕食驯化可作为潜在的增殖放流前的生态锻炼;(2)2种鱼类的行为、免疫等生理基础状态及其对外界刺激的响应程度不尽相同,未来相似的环境变化可能对两种鱼类的资源产生不同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