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应用跳跃式与连续式Arch钛板内固定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比研究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跳跃式钛板固定与连续式钛板固定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Arch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71例,年龄(62±8)岁,病程(18±7)个月(3~37个月)。根据术中钛板使用数量的不同,分为跳跃式固定组(A组, n=68,C 3、C 5、C 7开门侧予以Arch钛板固定)和连续式固定组(B组, n=66,C 3、C 4、C 5、C 6、C 7开门侧予以Arch钛板固定)。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内固定费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JOA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C 2-7 Cobb角、颈椎活动度、C 3-7椎管矢状径、椎板开门角度、门轴骨愈合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轴性症状、C 5神经根麻痹、螺钉松动、再关门、颈椎后凸等)。 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20±8)个月(14~4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压迫节段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内固定费用跳跃组为(34 970±1 325)元,连续组为(57 450±2 161)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术后3个月及1年JOA及N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1年C 3、C 4、C 5、C 6、C 7各节段椎管矢状径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C 2-7 Cobb角与颈椎曲度指数均较术前减少(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减少( P<0.05);术后1年跳跃组颈椎活动度大于连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跳跃组C 4、C 6节段椎板开门角度均较连续组减小(均 P<0.05);术后3个月时连续组C 4及C 6门轴愈合显著优于跳跃组(均 P<0.05),术后1年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跳跃式钛板固定与连续固定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相当,可有效减少住院费用。跳跃组非固定节段存在开门角度丢失及早期门轴愈合率低的问题,但术后早期不会导致再关门的发生。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ervical vertebrae,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Spinal canal plasty,Alternative-level fixation,All-level fixa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