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鼻窦黏膜病理学特征观察

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east China(2018)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前后组鼻窦黏膜的病理学特征,探讨不同鼻窦炎发病的组织形态学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鼻内镜手术中留存切除的正常前后组鼻窦黏膜标本60份(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黏膜标本各15份),进行HE染色常规病理学观察,评估黏膜上皮层厚度、基底膜厚度和黏膜固有层内腺体面积分数(AF).结果 前后组鼻窦黏膜的基本结构相同,均由一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上颌窦黏膜上皮层厚度[(14.58±0.94)μm]、基底膜厚度[(2.07±0.39)μm]、浆液腺面积分数AF[(24.78±5.87)%]和黏液腺AF[(18.50±1.41)%]均高于后组筛窦[(12.76±1.19)μm、(1.57±0.42)μm、(20.05±1.89)%、(10.39±0.68)%]、蝶窦[(12.92±1.21)μm、(1.71±0.47)μm、(19.74±1.92)%、(10.55±1.08)%](P<0.05);上颌窦仅上皮层厚度高于前组筛窦[(18.81±1.08)μm](P<0.05);前组筛窦上皮层厚度、基底膜厚度[(2.10±0.42)μm]和黏液腺AF[(18.81±1.08)%]均高于后组筛窦、蝶窦(P<0.05),浆液腺AF[(23.01±5.82)%]高于蝶窦(P<0.05).结论 正常成人前后组鼻窦黏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鼻窦的解剖因素、刺激因子及黏膜组织反应等有关,所以发生在前后组鼻窦的鼻窦炎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理.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