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Extension
WeChat Mini Program
Use on ChatGLM

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Zhongguo xin yao zazhi(2013)

Cited 0|Views31
No score
Abstract
目的:重点关注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同时关注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与利奈唑胺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通过我院HIS系统获得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或片剂治疗的全部住院患者.观察患者人口学资料、血常规、血生化、利奈唑胺用法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依变量性质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与未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组间差异,再对P<0.1的观察指标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有效病例407例.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者183例(44.96%),其中男性1 16例(63.39%),女性67例(36.61%).血小板减少症开始发生中位时间为4.5 d(1 d,24 d).血小板最低值出现中位时间为9d(1d,25 d).比较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显示用药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是否患有血液病、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共10项指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P<0.1的观察指标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前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是否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3个指标为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远高于其药品资料,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特别是对基础血小板值低于正常值,血液病、肾功能不全,或高龄患者应用时应严密监测血常规指标.同时应注意疗程,并尽量避免联合使用其他可能导致血液系统损害的药物.如临床必需,应严格监测患者血液学指标,必要时给予停药及对症处理.
More
Translated text
AI Read Science
Must-Reading Tree
Example
Generate MRT to find the research sequence of this paper
Chat Paper
Summary is being generated by the instructions you 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