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Li Qifeng,Gao Yong

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炎性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与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不良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13例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D-二聚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P=0.037;D-二聚体:P=0.009).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发现,CRP的最佳截止值为4.845 mg/L,敏感性92.3%,特异性44.7%;D-二聚体的最佳截止值为1.980 mg/L,敏感性84.6%,特异性65.8%.Kaplan-Meier曲线发现,CRP和D-二聚体高值组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时间较早且例数也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患者CRP>4.845 mg/L、D-二聚体>1.980 mg/L是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入院时CRP和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相关.CRP>4.845 mg/L、D-二聚体>1.980mg/L能更好预测术后1年内不良事件的发生.
更多
关键词
Aortic dissection,Inflammatory markers,D-dimer,Adverse event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