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小后踝骨折块的手术选择及疗效分析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2020)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目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比较后踝骨块大小及固定与否对三踝骨折预后的影响,探讨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3例,女40例;年龄17 ~ 69岁,平均(41.4±11.6)岁.根据后踝骨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面积大小分为<10%(A组)、10%~25%(B组)、>25%(C组)三组.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功能评价指标,术后X线片显示的关节平整度和关节退变程度作为影像学评价标准,比较3组后踝固定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比较A、B两组后踝固定与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随访时间9~ 27个月,平均(16.9±5.2)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3例出现关节平整度欠佳,2例出现轻度关节退变.各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后踝固定患者AOFAS评分低于A、B两组后踝固定患者[(84.0±3.5)vs.(89.1±4.0)、(89.1±4.0),P<0.05].A组后踝固定患者与未固定患者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后踝固定患者与未固定患者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块大小影响三踝骨折预后,当后踝骨块>25%时预后较差.当后踝骨块≥10%时应行内固定,当<10%时可采取保守治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