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影响下沙柳和小叶杨凋落物的分解特征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3)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氮沉降背景下采矿沉陷区修复植物凋落物分解的研究对矿区植被和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1a野外分解袋试验的方法,以内蒙古采煤沉陷区主要修复树种沙柳和小叶杨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设置沙柳(Salix psammophila)凋落物、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凋落物和沙柳与小叶杨混合凋落物3个处理.研究分析了每2个月3种凋落物在风沙区和黄土区2种环境中的干重、有机碳(OC)、氮(N)和磷(P)的残余率.结果表明,凋落物来源及分解环境类型对凋落物的分解系数k和年分解率Pd均有显著(P<0.01)影响.沙柳凋落物的k和Pd显著(P<0.05)高于小叶杨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黄土区的k和Pd显著(P<0.05)高于风沙区.分解1a后,凋落物的OC和P分别残余39.88%~64.86%和45.09%~60.76%,而N的残余率为99.13%~128.48%,N释放不明显.N含量、温度及降水均与凋落物干重呈显著负(P<0.01)相关.OC残余率与N残余率对凋落物变化的直接影响均是正向的,但间接影响均是负面的.凋落物的来源、分解环境及气候因素均是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影响因子,N沉降使凋落物的N含量显著增加,促进凋落物的分解.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