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ST2和IL-33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测定及其临床价值的探讨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sST2)和IL-33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结局的关系,寻找能够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组患者63例,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组(HBV-LC)患者22例,另纳入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HC)组.ELISA法检测血清sST2和IL-33的水平,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疾病发展及结局的关系.结果 HBV-ACLF组患者血清sST2和IL-33水平均较HC组和HBV-LC组明显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好转组sST2和IL-33均低于死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经过住院治疗后,除了sST2死亡组外,其他3组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我们发现sST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0.6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优于单个指标,提示sST2和MELD评分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监测HBV-ACLF患者的病程发展及结局,为临床提供更佳的预测模型.结论 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sST2和IL-33,分析其与HBV-ACLF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sST2可能作为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联合MELD评分辅助临床监测患者病情进程及结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