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经济林液流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明北京市蔷薇科经济林树种液流特征,以4种蔷薇科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式茎流仪连续测定各树种液流变化,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探究环境因子对各树种液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蔷薇科树种液流变化具有明显昼夜差异,液流增强时间段为05:00—09:30,液流减弱时间段为17:30—23:00.晴天时各树种液流变化趋势呈单峰型或双峰型.各树种生长季内液流密度逐渐增加,在6、7月份达到峰值后缓慢减少,直至树种休眠期时液流密度趋近0.生长季内各树种耗水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李树(5.64 cm3·cm-2·h-1)、杏树(5.03 cm3·cm-2·h-1)、梨树(3.26 cm3·cm-2·h-1)、桃树(2.43 cm3·cm-2·h-1).各树种液流受到水汽压亏缺(VPD)、太阳辐射(Rs)、降水量(P)、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土壤水势(SWP)等环境因子直接或间接影响,树干液流与VPD、Rs、Ta、SWP呈正相关,与RH呈负相关.各树种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始终保持相似性和时滞性,时滞程度受到天气、季节、物候等因素影响.树干液流变化虽受到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但当某一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过大时,会打破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于液流的微妙平衡.杏树树种液流对环境因子响应程度最大为Rs、Ta、SWP,李树为Rs,梨树为Rs、SWP,桃树为Rs、VPD.
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forest,Sap flow,Environmental factor,Rosacea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