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早期溶栓的有效指标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the Frontiers of Medical Science(Electronic Version)(2023)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南部战区总医院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指标,寻找预测溶栓结局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经南部战区总医院胸痛中心区域协同体系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使用替奈普酶行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溶栓后造影结果分为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时间节点及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并按照心电图定位诊断分为前壁心肌梗死和非前壁心肌梗死两个亚组,分析各亚组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与溶栓再通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纳入229例患者(溶栓失败组47例,溶栓成功组182例),两组的发病至溶栓中位时间分别为111.0min、117.0min(P=0.798),溶栓失败组ST段抬高幅度大于溶栓成功组[(0.5±0.2)mV vs.(0.4±0.3)mV,P=0.047].前壁心肌梗死和非前壁心肌梗死亚组间年龄、ST段抬高导联总数、ST段抬高最高幅度及病理性Q波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壁心肌梗死亚组的ST段抬高导联数>5个及ST段抬高幅度在0.3~0.7 mV为溶栓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非前壁心肌梗死亚组的年龄小于55岁、ST段抬高幅度≥0.35 mV、存在病理性Q波为溶栓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发病早期行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导联数及存在病理性Q波可能是预测溶栓成功的有效指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