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保肛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横断面研究

wf(2023)

引用 0|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存活5年以上患者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接受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2)病理确诊腺癌;(3)肿瘤下缘距肛缘15 cm以内;(4)术后存活且随访至少满5年(60个月)。排除标准:(1)局部切除;(2)永久性造口;(3)反复肠道感染;(4)局部复发;(5)既往直肠肛门手术史;(6)术前长期排粪障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入组。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LARS评分问卷调查,测试症状包括排气失禁(0~7分)、稀粪失禁(0~3分)、排粪频率(0~5分)、排粪聚集(0~11分)和排粪急迫(0~16分);各项分值相加从好到差依次分为3类:无LARS(0~20分)、轻度LARS(21~29分)和重度LARS(30~42分)。分析术后存活5年以上患者的LARS和重度LARS的患病率、术后时间与LARS评分的相关性、以及术后时间是否是重度LARS和各种LARS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60例受访者完成电话访谈,中位随访时间为97(60~193)个月。有81例(50.6%)患者存在LARS,其中34例(21.3%)为轻度LARS,47例(29.4%)为重度LARS。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未发现LARS总分与术后时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α=-0.016, P=0.8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高度(RR=0.850, P=0.022)和放疗(RR=5.760, P<0.001)是重度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时间在本研究术后重度LARS发生风险的多因素分析模型中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RR=1.003, P=0.598)。术后时间与LARS分级与排粪次数、排粪聚集和排粪急迫症状严重程度均无关(均 P>0.05),但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排气失禁(3/31, P=0.003)和稀便失禁(8/31, P=0.005)的比例较低。 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存活5年以上患者群体仍有较高的LARS患病率。远期重度LARS症状并未显示随时间进一步延长而缓解的迹象。
更多
关键词
Rectal neoplasms,Sphincter preservation surgery,Bowel function,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Survival, long-term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