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粪便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腹腔注射苦参碱前后昆明小鼠粪便和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并通过与此前16S rDNA测序结果联合分析探究苦参碱发挥药理作用的可能机理.将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苦参碱处理组(MT)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C).苦参碱处理组每天腹腔注射40 mg.kg-1的苦参碱,连续给药5 d,每天给药2次.生理盐水处理组按照同样方式和体积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第6天,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粪便和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并与苦参碱处理组肠道菌群的16S rDNA测序结果进行联合分析.苦参碱处理组的粪便及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粪便中共鉴定出97种,血浆中有44种.聚类分析显示,粪便中苦参碱组有35种代谢物上调,104种代谢物下调;血浆中苦参碱组有20种代谢物上调,35种代谢物下调.KEGG通路分析显示粪便及血浆差异代谢物被映射到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等代谢途径.与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的显著差异菌种嗜酸乳杆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粪便及血浆代谢物与嗜酸乳杆菌存在相关性.苦参碱可调节昆明小鼠的体内代谢,在粪便和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及与菌群之间的互作可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