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在经胸骨正中切开术心脏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约占每年死亡原因的1/3,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在20%-50%,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20%[1].尽管介入性心脏病学取得了进展,但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仍有超过150万例心脏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胸骨正中切开术最早是由Milton在1897年提出的,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瓣膜修复/置换手术等[2].因其手术操作视野开阔,血运重建效果确定,是心脏外科手术的黄金标准.然而,胸骨正中切开术后常伴有疼痛、伤口感染、胸骨愈合不良、骨骼肌质量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导致身体功能障碍,降低生存质量,造成巨大经济压力.近年来心脏康复得到了显著的关注及长足的发展,胸骨切开术后心脏康复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的益处已得到充分证实[3].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核心,对于对抗制动带来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提高生存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4].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