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作用机制研究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2021)

引用 2|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性腹泻(Flora imbalance diarrhe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latform,TCMSP)获得七味白术散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潜在作用靶点;菌群失调性腹泻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药物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校正,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工具获得交集基因.应用Cytoscape 3.7.1对所得的交集基因进行PPI分析、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七味白术散活性成分84个,药物作用靶点201个,疾病靶点177个,交集基因26个.PPI网络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AP-1转录因子亚基(AP-1 transcription factor subunit,JUN)、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B)为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药物有效成分主要通过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C型凝聚素受体等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因子产生的正调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能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