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青蒿-川芎配伍治疗脑型疟作用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蒿、川芎组合抗脑型疟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ymMap检索青蒿、川芎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收集脑疟相关靶基因.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采用经典的实验性脑型疟小鼠模型检测生存曲线,原虫血症水平,存活率,实验性脑型疟(ECM)昏迷及行为学评分,并采用RayBio?细胞因子抗体阵列检测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筛选后得到青蒿、川芎配伍后的有效活性成分23个,药物靶点179个,药物靶点与脑型疟疾病靶点映射获得共有靶点100个.GO功能分析确定了 59个条目(P<0.05),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免疫反应等方面.KEGG通路分析发现相关信号通路51条.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青蒿、川芎代表性成分配伍组合对ECM小鼠生存状态、昏迷及行为学评分等临床体征有明显改善作用.检测小鼠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配伍用药组合中y-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IL-4,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网络药理学预测ECM疾病与药物重合核心靶标相符.结论 :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筛选和体内实验验证,证实了青蒿、川芎配伍组合治疗脑型疟的协同增效作用,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为脑型疟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