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虫源盖塔病毒(SZC30)结构基因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云南蠓虫源盖塔病毒(GETV)SZC30株分子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其他媒介和宿主动物中分离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5对盖塔病毒特异引物对2013年首次在云南省蠓虫中分离的盖塔病毒SZC30株结构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SeqMan进行序列拼接,获得SZC30株病毒结构基因序列长3762 nt,编码衣壳蛋白(C)、E1、E2、E3和6K蛋白,序列长度分别为804、1317、1266、192和183 nt,编码蛋白长度分别为268、438、422、64和61个氨基酸.C、E 1和E2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ZC30株与1955-2018年不同地域、宿主分离的27株盖塔病毒分离株形成Ⅰ、Ⅱ、Ⅲ和Ⅳ4个进化分支;SZC30株与中国、韩国和日本蚊虫和动物分离株位于Ⅲ进化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在98.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9%以上,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马来西亚、俄罗斯等蚊虫分离株位于不同进化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低于97.6%,亲缘关系较远;与马来西亚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339484)、中国海南和云南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EU015061和KY434327)在C、E1和E2蛋白存在31个氨基酸差异位点,而与日本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LC152056)、中国猪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MG865966和MG865969)氨基酸位点无差异,且同源性为100%.SZC30株与27株盖塔病毒在E1、E2蛋白上存在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和3个跨膜区;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SZC30株与分离自蚊、猪、狐、牛和马等的盖塔病毒分离株均存在表位差异,其中,E1、E2蛋白发现较多表位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蠓虫源盖塔病毒与大多数蚊虫和动物分离毒株同源性高、遗传进化关系近,且氨基酸位点、糖基化位点、跨膜区结构等分子特征相似,提示蠓虫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播媒介参与了当地盖塔病毒的传播扩散.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