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并发AITD的自身抗体变化特点研究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2017)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 HCV)干扰素治疗后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患者的自身抗体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6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经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法检测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RNA;采用发光法检测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身抗体及患者免疫印迹法检测ANA抗体谱.结果 临床上接受干扰素治疗后并发AITD的HCV患者(AITD组)以女性为主.AITD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及GGT水平高于未诱发AITD组患者(非AIT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ITD组患者五种自身抗体检测(ANA、PCA、SMA、AMA、LKM)阳性率增高,至少有一种抗体为阳性患者约占97.5%,其中以ANA的阳性率最高(占60.5%),明显高于非AIT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ITD组患者ANA抗体谱以核均质型比例最高,占22.0%;ANA的确证实验中,RO-52所占比例最高占10.8%,其次为CENP-B占3.2%.结论 干扰素治疗后诱发AITD的HCV患者与非AITD组相比,血清中除甲状腺自身抗体外,存在多种自身抗体.HCV相关AITD的发生与多种自身免疫机制和免疫损伤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