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20)

引用 3|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估全身外周动脉斑块,探讨其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疑似CA患者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CA组93例和非CA组39例.应用超声检测两组外周动脉斑块个数,计算斑块超声等级积分(PS);分析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调整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超声评估数据与CA风险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对CA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下肢动脉斑块数,以及颈动脉和下肢动脉P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71、0.265、0.423、0.531、0.522、0.656,均P<0.05);其中颈动脉斑块数、下肢动脉PS预测CA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均为0.738.调整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动脉斑块数、PS与CA风险不存在独立相关性.全身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CA风险及其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23,均高于常规临床危险因素模型的诊断效能.结论 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可以反映CA存在及病变程度,在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基础上联合全身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可提高CA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