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不同胶囊内镜系统的比较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18)

引用 3|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检查系统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不同CE检查系统的优劣.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12月因消化系统症状于湘雅二医院就诊并行CE检查的患者417例临床资料.比较进口CE检查系统与国产CE检查系统间体内工作时间、胃及小肠运行时间、检查完成率、诊断阳性率、病变检出率及胶囊滞留率,并分析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检查原因的小肠疾病诊断构成情况.结果:进口CE组与国产CE组比较,体内工作时间、胃转运时间、胃及小肠转运时间延长,检查完成率升高(88.8%vs.84.0%)(均P<0.05),诊断阳性率(76.6%vs.70.5%)、病变检出率(89.8%vs.90.1%)及胶囊滞留率(0.5%vs.1.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E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均以血管性病变检出最多,在未成年组(<18岁以内)、中青年组(18~59岁)以及老年组(≥60岁)分别为44.5%、22.7% 及34.3%,其次在未成年组为非特异性炎症(22.2%),在中青年组为克罗恩病(17.6%),在老年组为肿瘤(22.9%).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病变主要为血管性病变(43.0%)、肿瘤(14.8%)、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胃肠黏膜病(6.3%)、克罗恩病(6.3%)、憩室(7.0%)、急性胃黏膜病变(3.1%)、非特异性炎症(7.0%);不明原因腹痛患者检出的疾病主要为功能性胃肠病(27.5%)、克罗恩病(19.6%)、非特异性炎症(15.7%)、肠结核(9.8%)、肿瘤(9.8%)、肠易激综合征(7.8%)、血管性病变(2.0%).结论:CE检查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且适用人群广、安全性高.进口CE检查系统与国产CE检查系统的诊断价值相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