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皮肤碱烧伤早期病理表现及其组织学变化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2005)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复制实验动物皮肤碱烧伤模型,观察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以研究化学烧伤的临床治疗问题.方法:Wistar大鼠20只,取NaOH溶液2mol/L、2.5mol/L、5mol/L等三组,分别均匀涂抹于大鼠背部,观察时间为30s、45s、60s、75s,致大鼠皮肤形成碱烧伤后15mm取材,常规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NaOH溶液2mol/L(60s)、2.5mol/L(45s)、5mol/L(30s)可致大鼠皮肤Ⅱ°伤;2mol/L(75s)、2.5molL(60S)、5mol/L(45s)形成Ⅲ°伤,其烧伤深度与NaOH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结论:NaOH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大鼠皮肤碱烧伤为渐进性损伤,与潜掘状损伤似乎不同.另外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在相同时间对大鼠皮肤组织渗透及同一浓度NaOH溶液在不同时间对皮肤的损伤病理学变化均有差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