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叶类型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20)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究阴生植物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在光的适应性中发挥的作用,以蓝叶类型'翠鸟'(Hosta 'Halcyon')和'婴儿睡袋' (Hosta 'Baby Bunting')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在自然光照下,分别测定正常覆有蜡质的叶片和人工除去蜡质的叶片在0、7、14 d后的光合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正常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高于去蜡质的叶片,而蒸腾速率低于去蜡质的叶片. '翠鸟'玉簪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在8:00和16:00时出现峰值,而'婴儿睡袋'玉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 00时,说明'婴儿睡袋'比'翠鸟'对强光的适应性更强.在光照强度较高的条件下,正常叶片温度比去蜡质的低.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各种处理的玉簪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增加且在7d后达到最大,之后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说明,在强光照下,叶片表皮蜡质具有减少光抑制、降低叶片温度、减少蒸腾失水等保护作用.
更多
关键词
epicuticular waxes,leaf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