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对炭疽病菌抗性相关的生理生化响应差异研究

Hanbo YANG, Guangli CAO,Shan HAN,Dan HE,Shijiao JIANG,Xueqin WAN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20)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核桃品种/无性系的炭疽病抗性强弱,探讨不同抗性材料受到炭疽病菌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差异,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个核桃品种/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炭疽病菌鉴定其抗性强弱,测定炭疽病菌侵胁迫下不同抗性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几丁质酶活性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核桃品种/无性系间炭疽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0.05),鉴定获得具有高抗病特性材料12份,高感材料3份.接种炭疽病菌后,=高抗品种/无性系较高感和感病品种/无性系表现为POD活性增强幅度高,SOD活性较高,MDA含量和增幅较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接种后PPO活性最高的为高感无性系'65'(2991.79 U/g),但增强幅度较高的为感病品种'硕星'和高感无性系'86'.几丁质酶活性仅感病无性系'100'和'91'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抗品种/无性系接种炭疽病菌后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增幅也处于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和增幅在高感和高抗品种/无性系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可溶性糖与核桃叶片的抗病性关系不明显.[结论]筛选了12个炭疽病高抗病性材料,在炭疽病菌胁迫下核桃叶片在生理生化上表现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机制,对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