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18)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为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1),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次透辉石±钛铁矿±石英;峰后近等温减压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2),以出现典型的减压反应结构和斜方辉石+斜长石(An90-92)为标志;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3),以角闪石+斜长石(An33-53)+钛铁矿±次透辉石±石英等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相平衡模拟与传统地质温压计结合限定M1期温压条件为P=11.6 ~ 12.5 kbar,T=780 ~ 840℃,M2期温压条件为P=7.4 ~ 8.2kbar,T=800~ 880℃,M3期温压条件为P=6.6~7.5 kbar,T=500~ 560℃,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具有典型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型ITD型特征,这种演化轨迹通常代表加厚下地壳快速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因此,该项研究对华夏地块构造作用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Garnet pyroxenite,Garnet amphibolite,Metamorphism evolution,Badu Group,South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