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病理变化和凋亡的影响

Zhonghua lao dong wei sheng zhi ye bing za zhi = Zhonghua laodong weisheng zhiyebing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2012)

引用 0|浏览2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病理变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场强为200 kV/m的EMP,辐照雄性BALB/c小鼠,每天照射400次,连续照射7d,照后1、3、7、14、28d共5个时间点处死小鼠取脾脏,观察其病理改变;处死后称取小鼠的体重和脾脏的重量,计算脾脏指数;然后提取淋巴细胞进行计数;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的凋亡和周期;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结果 照后1d脾脏的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3d后,脾脏血窦扩张,充血明显,脾小体结构不清;脾脏指数呈现波浪状的趋势,在第1、14天,辐照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第3、7天,辐照组的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第28天辐照组的脾脏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数的变化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第1、14、28天,辐照组与对照组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在第3和7天,辐照组淋巴细胞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凋亡数量和细胞周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组细胞的趋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脏是EMP辐射的靶点之一.脾脏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EMP改变了淋巴细胞的趋化迁移能力而导致的.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